走实践育人之路
——吉林建工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办学特色见闻
初次来到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你很难想象这竟是成立不到6年的一所大学。然而,就是这所独立学院,在短短6年的发展历程中,紧紧围绕吉林省建筑产业展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成为继吉林建工学院之后,为我省培养高级建筑类人才最多的高等院校,同时也是学科专业设置与我省建筑类需要结合最好的高校之一。
一所刚刚起步的独立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站住了脚,而且创出了品牌,令人刮目相看。院长张凯表示,瞄准市场需求,科学地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之路,是学院在办学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把“课堂”搬到“车间”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是我省首批独立学院之一,属于企业投资、学院办学。投资方吉林省建筑装饰集团是国家装饰业一级企业,在业内享有盛誉,了解建筑行业对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此,学院在办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逐步增加实践课程比重、让学生参与工程施工设计等方式,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学生动手车间的兴建便是学院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一大举措。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的建筑别具特色,学生动手车间的建筑装饰风格更是特点鲜明,它的独特之处并非因其外观,而是其内部“装修”。走进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动手车间,记者发现,室内的墙体、天棚竟有一半处于裸露状态,砖面和梁板清晰可见。
墙体、天棚裸露,是为了向学生展示隐蔽工程和施工工艺。这样墙体里面水暖、电气怎么走,天棚的木龙骨、基层板、饰面板用什么材料,何种构造,学生便可一目了然,可以直观感受工程的每个细节,加深了他们对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的认识,为学生将来从事施工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打造一流“双师”型队伍
陈敏杰老师在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土木工程系最受学生欢迎。课堂上,她总有很多实例讲给学生听,同学们都说他讲的内容生动有趣,上她的课不困。学院的很多教师曾经是建筑装饰类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现在他们被称之为“双师”型素质教师。
在办学过程中,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质量是一所高校的生命线,而教师队伍正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办学目标的“软件”。为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将打造一流“双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由于学院是企业办学,校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脉”联系。为了支持学院“双师”队伍建设,吉林建筑装饰集团从企业内部抽调出一批业务水平高、学历学位高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学院教师队伍中来。同时,利用国有企事业改制和改革的良好机遇,引进了一批业内施工、设计、科研单位的高素质人才,弥补了学院中年骨干教师的不足。经过5年来的教学实践,这些人已经完成了从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向“双师型”教师的成功转型。
对刚来学院工作的青年教师,学院把他们先送到投资企业的各个设计、施工公司,参加为期一年的工作实践,用“拜师学艺”的方式,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工程意识。同时,学院投入大量资金,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清华、同济等知名学府研修深造,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大学生成为“职业人”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建立了近100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有条件在真实的岗位群里,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专业技能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他们作为“职业人”的综合素质。
吉林省装饰工程设计院和吉林省中山设计研究院是吉林建筑装饰集团所属设计院,如今这两个设计院已划归给学院,除了正常承揽工程以外,它们还多了另一项职能———指导学生参与实践。
在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生设计所”坐落于中山设计院内。几年来,“学生设计所”已先后培训了5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因为有了“实战”经验,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实现了100%就业。暖通专业2002级学生胡戈昌在“学生设计所”期间,参与了近40项工程设计,招聘会上他被青岛建筑设计院相中。胡戈昌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他非常有信心很快地融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的大学生创业中心正在筹建之中。在创业中心内,学生教室将与企业和设计院分列两旁。“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真正感受职业熏陶。”张院长坚定地说。来源:《吉林日报》2006年02月17日(记者李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