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怀国际竞一流 开拓创新树品牌改革创新、奋进于国际化征程上的长春建筑学院

时间:2011-07-21浏览:30

  跨入新世纪,顺应经济全球化与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重托,一批优秀的民办院校,异军突起,依靠鲜明的办学特色与改革创新优势,与传统公办教育一起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地处东北亚核心区位的吉林省长春市,依托吉林省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领先一流的行业优势,在各级主管部门及历届学院领导班子与全体同仁不懈耕耘下,创建于2000年6月的长春建筑学院(原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以锐意进取的改革雄姿与卓然创新成果,以国际视野挺进国内一流院校的战略襟怀与激情,成为我国民办院校世纪崛起与科学发展的杰出代表之一!

独树一帜——学校校园成为建筑文化的“展览馆”

  风格迥异、不同年代质感的欧式建筑,使你漫步长春建筑学院宛如置身西方建筑艺术的展览馆;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与穿越校园的带状水系,使你恍若置身英伦之剑桥;深得国际高教管理理念精髓、与办学特色相得益彰的功能布局,则使这里成为中国建筑教育国际化迈进的生动见证!

  自2000年建院以来,短短十年间长春建筑学院就达到近万人规模,展现了强劲的发展态势,而作为投资人的孙爱东董事长及学院同仁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以更加开放的办学心态,超前的国际视野,积极应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竞争环境,率先迈出国际化发展的崭新步伐!
抓住长春市总体规划将奢岭组团功能定位为“生态居住、教育、科研”的战略机遇,以及净月至双阳区间构建长春新的高等教育长廊的资源优势,学院董事长孙爱东以情系教育、义无返顾的一片丹心,在组织专家对国内外200多所建筑学院实地考察基础上,按照生态化、开放性、人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全力打造出一个理念先进、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功能齐全的奢岭新校区,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战略基础。
  新校区坐落于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镇高校园区,与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毗邻,风景秀美幽静,生态环境宜人。校园规划占地面积93公顷(预留了30余公顷的发展用地),学院设施先进,能满足12000人的发展规模,能够应对十年后中国高等教育可能发展的政策性、结构性变化。校园以欧式建筑为主体,中西合壁,凸显建筑行业特色,俨然一座建筑教育的“展览馆”,目前在全国同类高校极为少见。校园修建了校友会馆、社团大楼等单体建筑,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创业提供了条件与平台。
  学院国际化发展理念,还彰显于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管理理念的探索上,校园建设采取联邦组团式布局,强化院系两级管理,突出系级办学主体,体现了国际化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管理理念。十年耕耘,学院还将自身注重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与定位,在校园功能和风格上加以完美融合,校园分区包括集中教学区、学生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基地、科研产业基地、教职工住宅区、商业街、预留发展用地等,实现教学、科研、产业、人居环境的融合与互动,而住宅区开发、多种商业模式合作完成的学生实践基地、科研产业基地及大学生创业基地,既为办学提供了科研实践基地,同时,不断产生的多种收益则反哺学院,可以长久支持大学发展,实现“产、学、研”,“科、工、贸”的有机结合,形成综合育人环境;学院还树立“企业公民”意识,承载城市总体规划布局,通过链接城市中心与双阳区组团发展,服务于城市空间,拉动周边经济发展;校园集文化性、生态化于一身,营造出大学、小镇、硅谷、森林,相融共生的诗意画卷;而便于集中教学、生活管理的组团式院落布局,则彰显了人性化的文化魅力。学院还把原校区规划建设成为“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于2010年11月启动运营。不仅是文化科技企业成长的孵化器、也是名符其实的学生实践基地,将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展示才能的舞台,学院则为科技园提供人才智力资源,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共同发展。

前程似锦——朝国际化大学目标迈进    
 

  如果说,堪与诗人徐志摩笔下《再别康桥》的旖旎风光相媲美,学院后哥特风格的建筑系教学楼、现代风格的艺术系教学楼、西班牙风格的教师餐厅等,则堪比欧洲建筑艺术的历史画廊,而透过这一道道风景,心怀百年梦想的长春建筑学院更将打造国内一流民办大学的战略愿景融进每一个坚实的足迹中……

  十年栉风沐雨,学院历经初始创业、规范整治、跨越发展的办学历程,短短十年规模扩大,质量提高,更孕育出“和衷共济,追求一流”的学院精神,助推学院朝着创建国内一流大学远景目标高歌奋进!
  一流的事业需要一流的精神。十年来,建筑装饰集团不但催生造就了学院,更以其企业特质铸就长春建筑学院“业魂”;一批睿智的管理者和敬业的教师不但建设了学院,更铸就了“师魂”,在这种特殊的创业、育人环境中,莘莘学子由朴素的感恩情怀,逐渐升华为“责任、耐挫、奋进”的精神品质。秉承这份精神与情怀,学院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突出特色、从严培育、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实施“推进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育人特色”的教改思路,探索出一条“推进四个结合(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理论、实践结合,校内外实践基地结合),拓宽四大平台(实验、实践、实训、实战),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和“职业素质体系”相融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做到“下得去、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流的精神凝聚一流的团队。本着“重点突出,优化组合,以老带新,确保质量”的原则,现已聚集了一批普通高校的教授专家,吸纳了一定数量的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8个教学单位、27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土建类专业、公共艺术类专业、电气信息工程专业三个学科专业群。目前专任教师508人,高级职称2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37人,占总数的46.7%。
  一流的团队缔造一流的业绩。学院坚持走内涵和特色发展之路,2007年以来学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2%以上,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幕墙工程100%的毕业生被企业提前一年预订,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逐年提高。学生在全国性竞赛活动中不断获得大奖。材料力学课程200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2005年3月,作为先进典型,董事长孙爱东在教育部“进一步做好独立学院试办工作网络视频会”上介绍了办学经验。2008年被评为“吉林省民办非企业先进单位”, 2009年3月,学院完成的《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群建设的创新与应用》课题获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被全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孙爱东董事长被评为“全国独立学院优秀工作者”。    
  一流的业绩孕育美好的未来!学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出台为契机,着眼学院与吉林省经济社会及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坚持“差异性”发展,作为被我国建筑装饰协会认可,唯一培养建筑装饰行业人才的本科高校,设置了土建类、交通类和建筑装饰所需人才的绝大部分专业;学院设置和拟增设的与建筑节能、环境保护等相关工程类专业,则填补了吉林省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空白。学院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已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胸怀国际目标,争创国内一流战略远景,长春建筑学院建确立了“一个目标,两个转变,三个突破,四项建设,五个保障”的战略部署:“一个目标”,即坚持开放办学,以国际视野努力把学院办成治学严谨、特色鲜明,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一流民办大学的奋斗目标;实施从规模战略向品牌战略转变,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两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即在抓好适合学院学生特点的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努力提高学院理论教学的有效性上有所突破;在抓好学院教学基地群的建设和利用,充实完善“实验、实践、实训、实战”四大平台,不断强化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有所突破;在抓好坚持“德育为首”的思想教育,“两基为主”的行为养成,促进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和“职业素质体系”融合上有所突破;“四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五个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服务保障、资金保障。更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建特色、十年创一流”的三步走战略,朝着创建国内一流民办大学并与国际化接轨的辉煌愿景,不断迈出崭新步伐,奏响新的腾飞之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2011是十二五开局年,置身新的腾飞起点,让我们期待这支襟怀国际、志创一流的光荣旗舰抵达新的蓝色海岸!传来新的胜利捷报!
文/王镜榕

[学院简介]长春建筑学院,其前身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始建于2000年6月,2004年2月被教育部确认为实施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2011年正式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更名为“长春建筑学院”。学院投资方吉林省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是省内首家经建设部审核认定的设计、施工“双一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