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如何落实学校提出的“三年打基础 五年建特色 十年创一流”目标,谈两个方面体会。
一、正确处理好规模、质量与效益关系,推进两个转变”的实施
我院目前在校生1633人,本学期开学新生报到后规模可达2000人左右。根据我院目前教学的软硬件条件来衡量(师资条件、住宿条件都很紧张),我认为达到此规模即可,应及时的向品牌战略和内涵拓展转变。
按照两个“转变”的战略思考和“三年打基础”目标要求,要做强什么?就是要做到五强(队伍强、专业强、教学强、科研强、成果强)。因此我院下一步把工作的重点和奋斗目标在 “五强”上下功夫,充实现有专业的内涵建设,不断拓宽(展)专业发展路径。要对照高等教育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从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基本条件、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关键环节入手,一件一件抓,把工作做实,为将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也建议学校要优化内部机制,正确处理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适应市场,准确定位,强化特色,以质取胜,打造出建筑学院自己的品牌。
二、学科专业建设
(一)、专业设置
我院现有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四个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招房地产专业方向。目前正在申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在新的专业目录中为国家控制专业,下一步我们要对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其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课程设置体系等更加科学合理。这样我院明年可望有五个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申报成功)招生。我院的专业设置数量目标是在五个专业稳定提高的基础上,可再申请新办专业。
工程造价管理与财务管理专业还无学位授予权,目前已具备申报学位授予权的条件,我们会与相关部门协调好,努力工作,尽快将两个专业的学位授予权办好,为两个专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为了加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正在试行“3+1”教学模式,我院会认真研究落实。我们的想法是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实事求是的做好,要看实际效果,不搞一刀切。要防止将学生放羊,出现“3+0”效果。
(二)特色专业(造价专业)建设
对各专业的发展,我们原则是打造特色专业、巩固强势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扶持弱势专业,使各专业同时发展,齐步前进。今年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申报了吉林教育厅“十二五”特色专业。学校特别重视,在学校领导、相关部门和我院共同努力下,申报成功。这对我院来说是一个鼓舞,也是一个鞭策,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把这个专业办好,下面将该专业在“十二五”期间建设设想汇报如下。
1、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地方经济,面向全国,为造价咨询(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等领域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加强工程意识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工程训练,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建筑业工程造价编制、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在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的同时,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技术开发能力,具有为21世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建设方案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明确培养目标,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当代人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不断充实体现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提高教学内容的起点,增加体现专业方向前沿内容的课程。要对个别课程间的前后衔接做一定调整,避免课程内容 的交叉和重复,力求使先行课程与后继课程之间的关系更趋合理;增加选修课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属于综述性或技能性内容,宜改变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由理论课程所含实践、课内集中实践和第二课堂实践三部分组成。具有从认识、实际操作到综合创新逐层深入的实践教育特色。该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部分,三个平台,四个模块”(即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它由课内实践与第二课堂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包括技术、管理和经济三个能力培养平台;强化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工程计价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等四个能力训练模块)。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完善该实践教学体系,对集中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内容进一步优化,建设并用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推进“三个相结合”,即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
3)教师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尽早规划,分步实施,使工程造价专业真正拥有几名学术造诣深、理论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形成一个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群体,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
4)教材建设
在教材建设方面,积极选用近三年出版二十一世纪教材和获奖教材,同时为满足工程管理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教学需要,鼓励教师编写公开出版教材,并有针对性地选购教学辅助教材充实到教学中。
3、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
1)资队伍建设方面:在“十二五”期间,培养教学名师和教学带头人2人;所有专业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
2)课程建设方面:申报两门省级优秀课;高标准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
3)教材建设方面:重点完成《建筑工程计价》、《工程项目管理》教材建设,使其进入规划教材,并以教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争取获奖。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优化,高水平的完成校内工程造价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争取将3家企业建设成专业教师工程实践基地和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5)教科研论文方面:发表高水平教研、科研和专业建设方面论文5—8篇。
6)高水平教学成果奖方面:以“本科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为重点建设项目,争取获得以 “省级教学成果奖”为标志的高水平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