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书香 感悟经典丨一起来看长春建筑学院学子寒假阅读打卡记录吧!

时间:2022-02-12浏览:220

为了丰富长建学子寒假生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大学生读书兴趣,促进良好的读书风气形成,长春建筑学院校团委倡导各学院开展“品鉴书香,感悟经典”寒假阅读活动,一经开展各学院同学积极响应并打卡参与寒假阅读分享,“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寒假生活,开拓我们生命的广度和深度,让每一位长建学子在假期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

  ↓↓下面就一起来看下各学院的读书打卡情况吧!

公共艺术学院

赵建平《我和我的祖国》

推荐理由:

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我和我的祖国》是赵建平所著的一部散文集,全书文章以作者到过的中国四十多座城市为主题,描写了各个城市所突出的文化现象、人文典故、锦绣山河以及每座城市与作者之间的故事,文章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或歌颂新时代的奋斗者,或传播弘扬正能量……整部作品充满了人文感悟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充满民族情感、家国情怀和军人情结,在赞美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同时,也歌颂了新时代追梦圆梦奔跑奋斗的精神。

读后感:

读《我和我的祖国》时常被文中的细节所吸引,从山区到沿海,从沙漠到草原……50个县市,从远古传奇到当代历史,从古代学者到当今名仕,从人文历史到乡土人情,无不为之感怀,齐鲁、荆楚与燕赵灵气的才子激情满怀、文采飞扬,我在书中感受到了祖国的美好河山,悠久的历史。这本书记录了新中国的诞生,也记录了古代英豪的至情至性,更有为了中国发展默默付出贡献的英雄。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祖国越来越强大,读书让我更加意识到,我和我的祖国是不能分开的,我爱我的祖国。

——环境设计2105班 朱睿

交通学院

魏巍《东方》

推荐理由:

《东方》是当代作家魏巍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78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东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英雄团为中心,把前线和后方穿插交错起来进行描绘,通过对朝鲜战场和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描写,展现了中朝两国人民进行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小说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东方》大部分写于1955年至1959年,内容涉及1950年至1954年,读这部小说,重温那段历史,感受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和情怀,给读者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读后感:

长篇小说《东方》通过广阔的历史画面和斗争生活的描述,通过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各个不同的方面,充分地展示出我国五十年代初期朝气勃勃、蒸蒸日上的时代生活气息。真实地表现出站立起来了的东方人民伟大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革命精神。这部小说是幅反映抗美援朝战争成功的历史画卷,是作家魏巍同志提供给我国人民十分珍贵的一份精神财富和一部优秀作品。

——测绘工程2001班 谭生强

电气信息学院

(巴西)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推荐理由:

 这本书讲的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寻宝故事,也不仅仅是心灵鸡汤类的生活感悟。少年人可以读到奇幻的冒险,年轻人可以读到在爱情与事业之间如何的抉择,中年人可以读到如何让未曾实现的梦想改变自己平庸的生活,老年人可以读到如何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岁月。也许正是这种文本中信息量极大的包容性和多重象征意义的模糊性,看似简单的书具有了无法预知的多角度解读的可能。

读后感: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讲述了圣地亚哥循着梦的启示,踏上寻宝的旅途,追随天命的过程。为了一个重复的梦,他宁可放弃羊群,放弃爱人,放弃利益,也绝不后悔。虽然追梦时也曾想放弃,但每次的结果却还是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他在这次奇幻之旅中学会了用世界之魂交流,倾听自己的心声,与自己的心沟通,如何将自己变成风。直到他到达金字塔,才发现终点就在自己出发的地方,最终完成了他的天命。回顾故事中的角色,梦想在他们眼中的位置有所不同。圣地亚哥把实现梦想作为奋力追求的目的。水晶店老板把持有梦想作为维持人生的动力,英国人把追求梦想作为放弃一切的筹码。他们相信自己的梦想,在梦想的萦绕中竭尽全力地拼搏。

——电子1902班 孙柱

建筑与规划学院


(德)阿图尔·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推荐理由: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大家被书中的观点所吸引,文章分析透彻,提升了同学们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唤醒了藏在心中的激情。

读后感:

拜读了权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现在欣赏到大师级的文字、音乐,常常由衷地发出敬佩的感受。书中写道:人类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事实上也是唯一的要素,是他的内在的构成,他心灵的构造。因为这是个人感觉、欲望和想法引发的内心的满意或不满的直接源头;从另一方面,他周遭的环境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媒介或者是种间接的影响。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我总认为是环境的改变导致现在的倦怠状态,但仔细分析下来却不是这样的。大概是因为当初所设下的目标大部分达成了,下一个人生阶段又尚未来到。长远目标过于遥远,近期目标没有设立。所以幸福只能从自身去寻找。只有那些内在具有丰富精神人才能获得平静,即幸福。

——规划1902班 安健宇

健康产业学院

余华《活着》

推荐理由:

《活着(新版)》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活着(新版)》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4年)、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2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读后感:

平凡、琐碎的生活重复地充斥着我们的每一天,随着岁月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激情被淡薄,过往云烟的经历和磨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点点的木讷,真的好久没有被感动过了。自从无意间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读完之后呆呆地望着前面其实眼前什么也看不进去,思潮在盘旋在扑打,自己被一个猛浪打到海底,窒息是全部的感受,说不出的凄楚,活着?活着是什么?

小说以简洁诙谐的开场把我吸引进来,随着故事的深入使我心潮起伏欲罢不能,时时会想到,人生怎么会有如此艰难苦涩?一个人的一生如何来承受如此多的苦难和打击,温情的时光是那么的短暂,而活着的含义愈来愈清晰,苦难才是人生的真相,忍受它,直到终结。福贵没能像他的名字一样有福有贵,在现实的蹂躏中,福贵坚强的走过来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主人公在承受了如此多的苦难之后,仍能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真的太不容易了。

——护理学2002班 师留涛

土木工程学院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一位老人孤身在海上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等终于钓到大鱼,用了两天两夜才将其刺死。返航途中突遭鲨鱼袭击,经过一天一夜的缠斗,大鱼仅存骨架。但老人并未失去希望和信心,休整之后,准备再次出海……

 截至2017年1月,113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中文版总销量,海明威高居榜首,累计突破400万册。而海明威则说,“《老人与海》是我这一生中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这是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读后感:

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通过阅读《老人与海》这本书,我从中汲取了很多的知识,也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并且有着非常多的感悟与收获。圣地亚哥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让我感受到了一颗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心灵,他对鲨鱼的欣赏,与大马林鱼之间惺惺相惜,以及对小鸟的细语温存,都体现出了他那心灵的纯净,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作为一个硬汉形象的他,却有着如此的爱心,着实令我震惊。

圣地亚哥是个顽强的人。渔船上那破烂不堪的帆布,就如同一面饱经风霜的旗帜,象征着顽强与坚韧。即使很多天都一无所获,但是他“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去借鉴。不仅如此,我更体会到了精神的力量。“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这句话便是《老人与海》的核心,是这本书想要揭示的精神主旨。即便是生活的再艰难,也永远不会向命运低头,这样的精神比一切的物质都要更加的可贵。

《老人与海》也告诉我们,保持希望与乐观的重要性,无论现在眼前的路有多坎坷,无论还要经历多少磨难,永远都不要陷入绝望。只有怀揣着对美好的渴望,才能让人变得更坚强,才能更有勇气去面对将要发生的一切。

——空2102班 郭新鹏

城建学院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推荐理由: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许三观卖血记》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

读后感:

许三观是一位对生活充满强烈追求的底层社会工人,在进入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他依然是可以想到去卖血这样一个求生的途径。正是有了与根龙、阿方他们第一次卖血的经历,才奠定了以后的卖血经历。虽然有点可悲,但谁会在自己生活过得去的时候去卖血呢?许三观一共卖过的血数不清,只记得在结婚的时候第一次卖血,之后接连也卖了很多次。特别是为不是自己亲生孩子一乐卖的最多,但是到了最后,他的儿子都没能感受到自己的父亲是个多么伟大的人。他明知道,卖血就是卖命,但最后当卖血成为唯一的选择,成为一种习惯时,许三观已经将一切都抛至脑后了。在卖血中他看到了根龙的死,还是要卖血。血是他的生命,可还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爱。他爱他的每一个儿子,这恰是他光辉灿烂的地方。余华的书,总是这样,平凡中让人胆战心惊,但又让人感受生命的顽强,平凡普通的生命却谱写着惊涛骇浪的人生,演绎着独特的生命话剧。

——供2002班 张俊欢

城建学院

李孟潮《自愈与成长》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关于荣格一生的故事,以她从小到大做过的梦为主线,展示了各个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情感还有对应的自愈方法,看这本书的时候呢,我总是会感受到书中荣格的绝望和痛苦,因为从她的经历中随意抽取一段对别人来说都是最绝望的打击,但不同的是,每一次她都有办法实现自愈,就像打不倒的弹簧越跌到谷底,越迸发出力量,在那些你觉得没有人理解,也不想对任何人诉说的日子里,不妨试着读读荣格,也许读过这本书,就会有动力去抵抗不满的现状,希望这本书能够带你观察,了解,分析自我,然后疗愈自我。

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了,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经历过成长中的逆境,你要能从那个童年成长逆境中走出来,你要能看到那个挫折带给你的礼物,这会让你在某些方面变得比其他人更强。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们希望的地方,也是我很喜欢它的地方。自愈与成长,如何从童年创伤中修复自我。说我童年没有过任何伤害,童年过得特别健康,这种人有,但也是世界上极少有的一小部分,而我们以及我们中的大多数,80%以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童年伤害,我觉得这样的童年、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完美的或者近乎完美的还真没有,有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房2101班 杨舒雯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推荐理由:

25个鲜活主题,50个酸爽故事。让你看到“无聊人生”和“无敌人生”的不同,让你知道“平庸无奇”到“闪闪发光”的差距。

提醒你“如果真的有什么是值得去赢的,那应该是尊重,而非苟同”;奉劝你“确实不需要为了谁而改变自己,但也不能惯着自己一无是处”;嘱咐你“内向的人,不必羡慕别人的哗众取宠”;拆穿你“游手好闲不等于文艺青年,生活无聊是因为缺少仪式感”;告诉你“不要和消耗你的人在一起,也不要做一个消耗别人的人”;提示你“根本就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趣的人生态度”……并希望能帮助你“将这个快要被无聊攻陷的世界,变成你的游乐场”。

所以,永远不要蓬头垢面地面对这个世界,你那么怂,难道还想让世界为你堆满笑容?

读后感:

有些时候总会不理解一些事情,就会有一些名言名句能够激励鼓舞你向前奔跑,而你为此也会不断向前。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讲得非常的好:你所有负面的想法都来自于你拿别人的标准在衡量自己。人人都想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人,在不断完善自己,应符合别人的要求。可是忘了自己真实的自己,这本书不仅教我们面对心灵的挫折,更是为我们改进指明了方向。生命的美丽在于真实,完美根本不存在。生命中因为有遗憾和不完美,才给我们添加了乐趣。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大数据2101班 廖何鑫


  撰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石竹